70年風云際會,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,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世人矚目。
70年來,中國科技實力伴隨著經濟發(fā)展同步壯大,實現了從難以望其項背到跟跑、并跑乃至領跑的歷史性跨越,正向著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。
70年來,中國人民艱苦奮斗、披荊斬棘,一個又一個科技領域的“第一”相繼誕生。
今天就跟小知一起來了解一下科技領域那些難忘的“第一”。
第一件專利證書
1985年4月1日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》實施的第一天,原航天工業(yè)部207所工程師胡國華,提交了我國第一件專利申請,專利號“85100001.0”。

第一臺國產電視
1958年,天津無線電廠試制出我國第一臺國產電視機——“北京牌”黑白電視機,并于3月17日實地接收信號試驗成功。

第一架國產大飛機
2017年5月5日,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款全面采用先進技術、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實現完美首飛,這標志著我國真正具備了研制現代干線飛機的核心能力。

第一艘航空母艦
2012年9月25日,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“遼寧艦”正式服役。我國突破了航母特種鋼和專門焊接等上百項關鍵技術難關,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。

第一輛高鐵
2008年8月1日,京津城際開通運營首趟列車駛出天津站。我國自主建設的第一條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——京津城際開通運營。

2017年6月25日,中國標準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“復興號”,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、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列車,是目前世界上運營時速最高的高鐵列車。
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(wèi)星
2017年6月15日,HXMT衛(wèi)星發(fā)射成功,開展科學觀測!盎垩邸庇瞂射線調制望遠鏡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(wèi)星,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發(fā)射的第四顆衛(wèi)星。

第一個載人空間試驗平臺
1958天宮一號(Tiangong-1)是中國自主研制的首個載人空間試驗平臺,搭載長征二號FT1火箭,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3秒在酒泉衛(wèi)星發(fā)射中心發(fā)射。

第一個水陸兩棲飛機
鯤龍-600(AG600):是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之一,是中國自行設計研制大型滅火、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,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。2018年10月25日,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AG600成功完成水上首飛任務。

第一座雙層式鐵路、公路兩用橋
南京長江大橋位于南京市鼓樓區(qū)下關和浦口區(qū)橋北之間,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、公路兩用橋梁,有“爭氣橋”之稱。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。

70年來,中國人民創(chuàng)造了提神振氣、舉世矚目的科技奇跡,讓不可能成為了可能。一個個“第一”,令人難以忘懷,豪情萬丈。
如今中國從一個技術消費的角色,轉變?yōu)榧夹g研發(fā)的角色,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,以法律為科技創(chuàng)新?lián)纹鹨话选氨Wo傘”尤為重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