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說朋友圈其實限制了人的認知,經常會給人一種誤導。比如前兩天給我的感覺是,仿佛全世界都在關心“cnipa”商標申請的事,因為我的朋友圈里,這件事在刷屏。
“CNIPA”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英文“China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ministration”的首字母縮寫,現(xiàn)在國家知識產權局主管商標注冊工作。
有人用高鐵霸座考驗了鐵路管理部門,有人就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英文縮寫作為商標,可能也是在考驗審查員對組織是否熱愛吧。由于這件商標的申請是商標代理機構辦理的,正常推定是,申請人知道“CNIPA”的意思。
申請人的心思很難猜。只是我突然意識到,也許還真有商標注冊人和使用人不知道現(xiàn)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管理商標注冊事宜,也不知道“CNIPA”的意思,畢竟在不久的半年前,國家知識產權局還只主管專利工作。
依據(jù)2018年3月出臺的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》重新組建的國家知識產權局,由國家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管理。新的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要職責是,負責保護知識產權工作,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,負責商標、專利、原產地地理標志的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,指導商標、專利執(zhí)法工作等。
簡單說,就是原來專利、商標、原產地地理標志分屬不同部門管理,現(xiàn)在統(tǒng)一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管理了。只是國家知識產權局也沒有管理所有的知識產權,同為知識產權大家庭重要成員的著作權還是由國家版權局管理。
雖然申請人還是向商標局提出商標注冊申請,但商標局現(xiàn)在是國家知識產權局下屬部門,商標注冊證上蓋的章已經是國家知識產權局,簽名也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。
而《商標法》第十條規(guī)定同中央國家機關的名稱、標志相同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。使用都不可以,注冊當然更是不可能了。所以“cnipa”商標會不會被核準注冊,正常人都會判斷出來。
中央國家機關的名稱那么多,普通人確實可能不都知道或者記得,但是萬能的互聯(lián)網(wǎng)知道啊。連互聯(lián)網(wǎng)查詢都不會的人,大概基本也不會提出注冊商標申請,最起碼不會親自去申請注冊,因為申請商標也基本是在網(wǎng)絡上進行的。
互聯(lián)網(wǎng)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和美好,也讓知識產權的保護變得更加復雜。作為人類創(chuàng)造與智慧的產物,知識產權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斷地產生、發(fā)展、變化。做好知識產權工作真的很難。
難上加難的是復雜的人性。雖然隨著年齡的增加,我現(xiàn)在越來越相信人性基因定的理論,好人注定是好人,壞人注定是壞人,但對于大部分不好不壞的正常人來說,制度和約束,絕對是決定人展現(xiàn)好的一面還是壞的一面的關鍵所在。
建立好的制度并嚴格地執(zhí)行,這也許就是商標人對新的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最大期愿。據(jù)我了解,機關也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。但作為事關全局的知識產權工作,僅靠機關的努力顯然不夠,所有參與者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帶來一個美好的明天。
我能做的一點努力就是告訴商標注冊人,注冊商標不僅要知道“CNIPA”的意思,還要知道其他國家機關的縮寫,因為這些縮寫都不能作為商標使用。記不住不要緊,商標注冊申請前,問問互聯(lián)網(wǎng)就可以了。如果互聯(lián)網(wǎng)回答不了,問問靠譜的商標代理人。
誰才是靠譜的商標代理人?識人可是世界上最難的事,我哪能一句話回答的了,慢慢等我的長篇大論吧。
|